400字范文,内容丰富有趣,生活中的好帮手!
400字范文 > 圯桥进履|《西游记》古画里的小故事讲道理

圯桥进履|《西游记》古画里的小故事讲道理

时间:2020-02-12 11:00:12

相关推荐

圯桥进履|《西游记》古画里的小故事讲道理

《西游记》第十四回《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》,主要讲述孙悟空棒杀了六个拦路毛贼,也彻底斩断了眼耳鼻舌意身六根。

此回中还有一个小插曲,孙悟空打死六个毛贼之后,唐僧埋怨悟空闯祸。

“他虽是剪径的强徒,就是拿到官司,也不该死罪。你纵有手段,只可退他去便了,怎么就都打死?……”

唐僧絮絮叨叨批评教育悟空,引经据典,举例比方,苦口婆心,罗嗦了很多。

这猴子哪里受得了这个气?听不惯唐僧的絮叨,按捺不住心头火,扔下唐僧一个人,自己腾云驾雾回家了。

路过东洋大海,到水晶宫拜访老龙王,顺便讨碗茶水喝。其实,也是郁闷想找个人聊个天,宣泄一下不满情绪。

喝茶的时候,看到老龙王家一幅壁画——“圯桥进履”,张良与黄石公的故事。

张良(约前250—前186年),字子房,河南颍川城父(今河南宝丰)人,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、大臣,与韩信、萧何并称为“汉初三杰”。圯桥进履是张良在刺杀秦始皇失败后,流亡下邳时发生的故事。

一天,年轻的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,偶遇一位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。

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,故意把鞋脱落桥下,然后差使张良道:“小子,下去给我捡鞋!”

张良看到是一位老者,遂替他把鞋拿了上来。

随后老翁伸出脚趾,命张良把鞋穿上。

张良愕然,真想挥拳打下,但见是一个老人,便强忍住心中不满,膝跪于前,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。而老人非但不谢,反而仰面长笑而去。

张良呆视良久,只见那老翁没走多远,又返回桥上,对张良道:“孺子可教矣。”并约张良五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。

张良不知何意,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。

五天后,鸡鸣时分,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。

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,见张良来到,忿忿地斥责道:“与老人约,为何误时?五日后再来!”说完就走了。

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。

第三次,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。

张经受住了考验,老者送了一本驱兵遁甲、安邦定国之奇书给他。后张良投奔刘邦,为其军师,立下大功。

故事的寓意是教年轻人要心怀善良,要尊师重道,不怕磨难,积极进取,方能成大器。

悟空看画之后,半响不语,思量悔过,立即告别龙王,回到唐僧的身边,继续西天取经。这也是唐僧第一次驱逐孙悟空。

在西天取经路上,一个顽皮的猴子被唐僧教育终成正果。其实,作为师父的唐僧也不是所有的管教都是正确的,有时候讲经口头批评教育,有时候体罚念紧箍咒。孙悟空依然勤勤恳恳,任劳任怨的服侍唐僧西天取经,所谓“一日为师,终生为父”。

而今的教育呢?说尊师重教之风荡然无存。一点也不为过。

青岛文正小学(李沧实验小学文正校区)二年级2班的孩子回家经常说害怕上体育课。家长就为这事投诉到了教体局,而且教体局竟然回复。“对学生过于严厉,已责令学校整改”。真寒心!

家长过分干预教育。一个孩子害怕上体育课,作为家长应该查明原因,做好教育疏导,而不是着急投诉教师。这不仅仅是个案,类似的事情还有,自家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,批评老师教学不合格;自家孩子 磕磕碰碰就要投诉学校看护不得力,要求停上体育课。如此家长应该把孩子带回家自己教育,太自以为是。

教体局是教师娘家,而不是婆家。教体局的做法有点太过,如此安抚家长,把板子打在教师身上,相当不合适。教体局对教育应该有明确的指导,如果说因为教育严厉而道歉,那太不争气了。作为职能部门,应该当好教师的贴心人,坚决对教师的教育工作给予支持。

让尊师重教成为风尚。古人云:“国将兴,必贵师而重傅。”从古至今,尊师重教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只有教师得到尊敬,教师所传授的道理和知识才能得到尊重,让尊师重教成为风尚。除了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,改善教师的从教条件,社会各界也要真情关心、爱护、理解、支持教师。

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,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。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站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