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字范文,内容丰富有趣,生活中的好帮手!
400字范文 > 贪污犯服刑期间的400万字监狱日记

贪污犯服刑期间的400万字监狱日记

时间:2024-04-02 17:30:28

相关推荐

贪污犯服刑期间的400万字监狱日记

一名男子贪污公款被判服刑8年,狱中写下了长达400万字的监狱日记。日记中记录了他在监狱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,包括对自身的反省、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许。这部监狱日记成为了他在狱中唯一的精神寄托,也是他对错误和改变的深刻表达。经过8年的坎坷磨砺,这名男子终于在读书写字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思考的力量,带着对社会的新认识和对人生的新态度,他终于迎来了出狱的一天。

日记摘录

3月3日

(连续写日记第二天)

坐牢我并不后悔,不经历这次磨难,也许我永远都是一个花花公子,永远都不会生活,永远都不会“长大”。只是刑期相对于人的寿命来说有点太长了。

4月

(记录与儿子第一次见面)

3月17日,终于盼到你和你妈来监狱看我,父子相见,恍如隔世,得知你已经上了大学,爸既高兴又惭愧。听着话筒那头,那一声亲切的、熟悉而又陌生的“爸”,我泣不成声、无限感慨,隔着铁丝网防护的玻璃窗,爸这才看清你长大了,真的长大了!

12月27日

(提前出狱)

今日我新生!却没有了3000多个日日夜夜以来一直期盼的那种兴奋。我有一种预感,完美转变的前面,将是一道充满荆棘和坎坷的新生之路。刘欢的那首《从头再来》在我脑中、心里反复再现,我蓦然惊醒:今后的路就靠自己了。

沉迷赌博

贪污公款被判刑

吴明(化名),45岁,西安人,年轻时上过师范学校,他是那个年代农村少有的“读书人”。毕业后,吴明被分配到家乡任小学教师。教育改革后,他便在乡教委任会计、出纳,当时他掌管着全乡的教育经费,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和美满的家庭,生活相当优越。吴明说,如果没有中间的“插曲”,他的生活状况可以用幸福、美满来形容。但因一时糊涂,吴明的人生走向了另一条道路。

前后,吴明在朋友的带领下参加了一次牌局,玩的是“诈金花”,他还赢了一些钱。之后,他又跟朋友去了几次。慢慢地,这些牌场上的朋友经常找他打牌,吴明也从“与朋友消遣娱乐”的心态逐渐变为沉迷其中,并且赌注也越来越大。没过多长时间,吴明的积蓄就都输光了。从那以后,他先是向亲戚朋友借钱筹集赌资,输光后又借高利贷试图“翻身”,不过很快又输光了。

由于“高利贷”逼债太紧,吴明想到了使用乡教委账上的钱还账。吴明说,当时会计、出纳都是他一个人干,即便挪用公家的钱也不会有人知道。于是,吴明先后挪用了教育经费共30多万元,用于还债和参赌,最终的结果仍然是输个精光。

除了输光钱外,吴明还面临着另一个难题。在当时,乡教委的财务状况每年年底都会进行一次审计,而吴明本打算使用公款赌博“翻身”的想法落空后,他只能想其他办法应付即将到来的审计。于是,吴明想尽一切办法向亲戚朋友和放高利贷的借钱,在审计之前将教委账上的亏空填满,年底审计也应付了过去。

吴明说,虽然账上的数字填上了,但审计部门仍然发现了问题,从那开始要求每个月对教委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。由于他不敢拖欠高利贷,只能再次使用公款还债,而这次由于他无法在月底前弥补亏空,他挪用了这笔钱后准备逃跑。但在逃跑前,他带着几万元抱着最后一搏的心态去参赌,结果还是输光,之后吴明离家开始逃亡。

教委在审计中发现30多万元教育经费不见了,报了警,这时吴明早已逃到外地。不过,经过四个多月的逃亡,吴明投案自首。

12月,吴明因犯贪污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。从那时起,吴明开始了在崔家沟监狱的服刑生涯。

写“监狱日记”

希望以此带来经济收益

刚进入监狱的吴明有些不适应,但是为了让家人放心,他通过书信告诉家人他在监狱里的情况,由于担心书信中表达不准确或措辞不当引起家人担心,起初他每次给家里写信都会在日记本上打草稿,然后再抄到信纸上,经过多次修改才会寄出去。

就这样,吴明的日记本上写满了给家人的信,慢慢地,他又开始偶尔在日记本上记录发生在自己身上重要的事情,随着时间推移,吴明将几本日记本都写满了。

从3月2日开始,他开始每天记录自己做的事情、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发生在狱友身上的事。吴明说,他每天写日记要花两三个小时,每当日记积攒到一定程度,他就会趁着家人来探望的时候让他们将日记带回家,“家里人看看日记就能知道我在里边都干了些什么,过得怎么样。”

吴明说,他入狱前还欠着不少人的钱,教委的公款也没有还上,因此出狱后如何给别人还钱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。而写日记的习惯让他看到一丝希望,于是他委托出狱的狱友在网上查询是否有类似的“监狱日记”。不久后狱友传来消息,网上没有类似的东西,这给了吴明接下来坚持写日记莫大的动力,他希望这独一无二的“监狱日记”能给他带来经济收益。

1月8日,华商报记者在吴明家中见到这些“监狱日记”,这些日记由100多本笔记本组成,这些笔记本几乎可以将一个茶几堆满。每篇日记都是手写的,每个笔记本都夹着一张写着时间段的纸条,纸条上的时间段意味着这本日记书写的时间。另外,每个日记本上还做了编号,这样排列顺序一目了然。

吴明说,日记一共有192本,总字数近400万字,其中记录着他的家书、心路历程、思想变化、身边的故事以及他在监狱里的劳动生活等方面内容。在监狱里,不管当天干了多少活、有多累,他都会坚持写日记。为了能每天按时写日记,他细心照顾自己的身体。另外,他也不敢在监狱里犯错误,否则就有可能去监管队,那里什么都不让带。因此,这些日记是他在监狱里的寄托,也是一直以来借此改变生活的希望,他希望有人能收藏这些日记,而他的家庭能借助这些日记改变尴尬的现状。另外,他也希望社会上的一些人能以他的经历引以为戒,和家人好好生活。

吴明的妹妹说,她看过哥哥的日记,她觉得日记里的每一句话都是他的心里话,哥哥能坚持这么多年写日记一定不容易,但这写日记也是他在监狱服刑时的一个希望。

入狱5年才见儿子

与儿子见面不知该说什么

吴明有一个儿子,他入狱那年,孩子上初二。虽然监狱方面允许犯人家属定期探视,但吴明入狱后,一直坚持不让妻子带孩子来监狱探望。吴明说,当时孩子只有十几岁,已经懂了一些事情但人生观又没有完全形成,他不想让孩子看到他穿囚服、剃光头的样子,他特别担心孩子会受他影响而感到自卑。因此,自从他入狱后直到儿子考上大学那年,父子俩才见了第一面,而那时父子俩已经五年没见过面了。

吴明回忆当时的情形说,他有点不敢面对儿子,也不知道和儿子说些什么,因此父子俩交流的并不多。随后的几年里,吴明和儿子见面的次数寥寥无几,即便是见面几句话过后便不知道再该说些什么。

对于入狱后与儿子第一次见面,事后吴明进行了详细记录,并写成一封信寄回家中。信中记录了吴明见到儿子后复杂的心情,以及没能当面与儿子说的话。

吴明说,儿子考上大学那年,其他同学都举行谢师宴。为了不让孩子觉得自己低人一等,他专门嘱咐妻子也张罗了谢师宴,当时很多人都参加了,唯独没有他。他非常遗憾不能见证儿子人生中的重要时刻。

12月27日,吴明经三次减刑被刑满释放。他回到家中后,因妻子仍在外地打工,两人只是通了几次电话,而他一直想见的儿子也在外地工作。几天后,吴明接到儿子的电话,父子俩简单聊了几句就匆匆挂断。

吴明说,他知道一定是妻子叫儿子给他打电话,而这些年来由于他没能尽到做父亲的责任,他与孩子之间已产生了隔阂。不过虽然父子俩没有过多交流,让吴明的高兴的是儿子说春节会回家过年。

有人告诉吴明,父子间的隔阂不算啥,父子俩坐下来好好沟通也就过去了,但吴明觉得他对孩子的亏欠无法用语言来表达,他既期待与孩子见面,有些害怕面对儿子。

表现优秀

第一次减刑一年九个月

吴明说,在监狱里,一次他干完活后,在工作区域休息时睡着了,被管教发现后,要求他在全监区的犯人面前作检讨。他认为,这也为给一些新来的犯人起安全警示作用,于是他便做了检讨。可让他意外的是,那次检讨让监区的领导注意到了他。吴明认为,这可能因为他在同监区的犯人当中算是有些文化的。

从那以后,吴明一直表现优秀,一直到他第一次减刑。3月23日,吴明拿到第一次减刑的“减刑裁定”,他被批准减刑一年九个月。拿到“减刑裁定”那天,吴明非常兴奋,他非常期待第二次减刑的来临。

在吴明开始的第二个减刑周期,期间,由于他良好表现以及一些老管事犯刑满释放,吴明先后做了几个岗位,其中最多时协助管教管理过监区270多名服刑人员。同时,他仍然坚持每天写日记的习惯,并且还在监狱中学会了弹吉他。

年底,吴明再次申请了减刑。吴明说,由于当时国家提出对职务犯罪从严处理,他的减刑时间只批准了9个月。当减刑裁定下来以后,他感到非常失望。在刚拿到第二次减刑裁定的那段日子里,他甚至拒绝了妻子的探视,因为他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她说这件事。

由于两次减刑过后,吴明再没有减刑的机会了,因此他只能等待剩余一年多刑期的结束。春节前后,吴明得知可能通过“兑现(一种给刑期较少的服刑人员减少剩余刑期的办法)”减少余刑。他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申请,经过多次反复,在他对于这次“兑现”完全不抱希望时,管教通知他申请通过了,他第二天就可以回家了。

重获自由

“这世界变化太大了”

“原判,历经三次减刑,实际坐牢8年3个月零20天后,终于新生了!回家已经整整10天了,多年不离不弃的妻子仍在外辛苦打工未曾谋面;多年来盼儿早归的父亲在儿子回家后,才得知儿子在入狱前仍有14万元的欠债,短暂的高兴过后因无力偿还一筹莫展;大学刚毕业已参加工作半年的儿子也未因爸爸的归来而回家探望,甚至连个电话也没有;几天来和一个个事业有成的老同学在一起时,看看他们的现在,再想想自己的今天,我的心里五味杂陈,家庭的现状让我无法集中思绪……”这是吴明出狱回家十天后写下的一段话。

吴明说,从刚入狱时的无法接受,到入狱中期安稳接受改造,再到即将刑满释放的无限期望。当他12月27日出狱回家后,他才真正体会到自己真的自由了,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,可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……

回到家后,吴明发现村子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,回家的路也不同了,他有种找不着家的感觉。妹妹给他一部智能手机,他也不会用,而对于微信这样的新生事物就更加陌生了。于是,他开始学习使用智能手机、玩微信。

出狱后,吴明去过几次城区,路上的车多了、人也多了,很多地方他都已经不认识了,用他的话说就是“这世界变化太大了”。

除此之外,家庭的困境、自己与同学朋友的对比,也让他比较苦恼烦闷。吴明说,当他知道自己无法填补教委的公款时,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已经是这个家庭的累赘,因此在他逃亡之前便与妻子办理了离婚手续。但他的妻子即便是在他入狱多年后仍对他不离不弃,这让他非常感激对方。对于父母,吴明觉得他不仅没有尽孝道,而且还让父母为自己操心,两位年近70的老人不仅没享福,还要起早贪黑打工赚钱。现在他回了家,也就意味着之前的债主可能上门要账。

吴明说,他有一个狱友,刚进监狱时妻子多次保证等对方出狱,可过了没几年就跟了别人。另一个比他早出狱的狱友,狱友的母亲整天盼着儿子回家,可儿子刚到家第六天狱友的母亲就去世了,这名狱友可能会因没能孝敬母亲而遗憾终身。相比这两名狱友,他要幸福的多,因此他一定要珍惜这难得的团聚,尽自己最大努力弥补对家人的亏欠,让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。因此,他对这套《监狱日记》抱有莫大的期望。 华商报记者 张成龙 摄影 黄利健

日记摘录

在采访的过程中,华商报记者仔细阅读了吴明的部分日记,其中不少篇章都是真情流露,反映了他在监狱里的心理状态。吴明说,他不是一个善于用语言表达情绪的人,因此日记是他让家人了解他在监狱中情况的最好方式。

3月3日

开始连续写日记的第二天

坐牢我并不后悔,不经历这次磨难,也许我永远都是一个花花公子,永远都不会生活,永远都不会“长大”。只是刑期相对于人的寿命来说有点太长了。饭吃得太饱就会撑得慌,水喝得过多就憋得慌,酒饮的多了就会醉甚至酒后丧德、丑态百出,坐牢时间长了就有可能把人做扁(不正常的意思),按照牢里的说法就是“神”了。

所以说,凡事要有度,否则就如弓太硬就会折、马达转速过高就会烧了。总结成一句话:人生贵在掌握一个“度”字。

心路历程:

吴明说,写日记的最初阶段,他是为了在日记本上打草稿,随后才慢慢转变为写日记,但也偶尔记录一下心理路程,并不是每天都写。从3月2日开始,他才每天都坚持写日记,那时候他入狱已快一年时间,心里比较平稳。

由于在他服刑前有着令人羡慕的过去,因此他在刚进入监狱的时候,心里有一种感觉就是他与其他犯人并不一样,但入狱后的极度不适应让他情绪起伏比较大。参加改造外的大量空闲时间,让他除了懊悔和思念家人外,他也有充裕的时间回忆入狱前的各种事件,细致到他遇到的每一个人、和每个人发生的故事。就这样经过近一年时间的“磨炼”,他开始慢慢接受监狱中的生活,也开始反思以前种种事件的得与失。

吴明觉得,他之所以犯错入狱,与以前工作、生活一帆风顺有一定的关系,在监狱里经过一段时间的“沉淀”,让他明白了很多事情,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收获。

3月27日记录第一次减刑

老婆,截至今天,满满服刑路上第一个减刑周期已经完美结束。3月23日,我拿到的“减刑裁定”,三年六个月的艰难、坚强改造,终于获得了完美的回报。我知足了!

截至今天,百万字的《监狱日记》已经完成,能让你替我保存,是我今生最大的福气。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,等着吧老婆,第二个减刑周期结束时,就是我重获自由之时。新生后,要不了多长时间,我就会让你和儿子过上一种有尊严的生活。

吴明说,这段文字写于他拿到第一次减刑裁定后几天,妻子探视他的那一天。第一次减刑减了一年9个月,这让他对于再次减刑提前刑满释放满怀期待,但在妻子探视的时候,由于时间有限,他无法将内心的激动之情完全表达出来,因此就有了这段日记。当时,《监狱日记》已经坚持写了将近三年时间,其中一部分已经让妻子带回家,他在监狱中有很大的动力好好接受改造,他对《监狱日记》充满期待,也对出狱后的生活也充满了希望。

第二次减刑周期,他付出了很多,努力不犯一点错误。到了第二次减刑裁定拿到后,他满怀